怎么让孩子发汗?
中医认为,有汗则病易外透而愈,无汗则病难外透。因此,有汗的病人,应该采取措施敛汗保汗;无汗的病人,则应该设法发汗。如果孩子伤风(外感风寒)感冒,兼有胃寒呕吐时,应该多盖些衣被,将热气保存下来。将生姜捣汁1茶匙,红糖15~30克,开水冲调,热服,可有很好的发汗效果。服姜糖水后,可再用热被盖,使其出汗。汗出如油者不宜发汗,否则有亡阳危险。
有些热性病在初起也有怕冷发热的症状,也属无汗的范畴,这时也不应捂热,而应该多盖衣被,使之出汗。总之,无汗的病人应该采取发汗的护理方法。在孩子出汗时,应该敞开衣被,不要捂着。
有汗的热性病,应该忌捂,汗出不畅,热难外透,势必使病情加剧。伤风(外感风寒)感冒,有汗就不可再捂。有汗的病人出汗不要太多,如果大汗淋漓,耗伤正气,也很不好,应该适当盖被,以敛回余汗。中医学非常重视汗,有“汗为心之液”、“夺血者无汗,夺汗者无血”的论点,过分发汗可以耗伤人体的血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