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孩反复起湿疹怎么办?
小儿湿疹的皮损常常对称发生,多见于头、面颊、外耳部,可延及整个颜面部及颈部,严重的手、足和胸腹部都可见到。皮疹表现多样化,时重时轻。常见红斑、丘疹、丘疱疹、糜烂、渗液、结痂等。由于瘙痒,患儿搔抓后,皮疹被抓破后会有渗出(流黄水),周围的皮肤也变得通红,局部皮肤有灼热感,常由于剧痒而致患儿哭闹,影响睡眠与食欲。由于湿疹渗出倾向的严重程度不一,所以临床表现分为如下3型:
1、脂溢型多见于1~3个月的油性皮肤的婴儿,皮损主要发生在头部。初期为黄红色斑片,界线清楚,上有密集的淡红色丘疹,上有油腻性鳞屑(俗称发脂枕头)。若向面部及全身发展,可转变为另外两型。
2、湿烂型多见于夏季或小儿腹泻时,多发生于夏季,由于出汗多,摩擦、摩擦、浸渍,皮损为在糜烂基础上继发感染,局部有特殊的恶臭味,周围皮肤也可因被渗出液浸渍而变红、水肿。
3、干燥型多见于6个月至1岁学走路的婴幼儿,为淡红色的红斑,上有细小脱屑及碎屑,常发生于面部,亦可见于身体其他部位,颈部、腋窝、肘窝、腹股沟等,有时伴发白色糠疹、鹅口疮、紫白癜风。以上三型在某一患儿也可同时存在,若护理不当,常可从一侧开始,向对侧或全身发展,加重病情。自觉阵发性剧痒,常因抓、擦而致局部糜烂、渗出加重,使患儿不断搔抓,致睡眠及进食均受到影响,且由于皮肤破损、病菌感染,可引发淋巴结肿大,甚至高热,引起全身并发症,如丹毒、败血症等。
小儿湿疹的治疗主张使用中药治疗,因为小儿为血气方刚之人,生命力强,新陈代谢旺盛,外用药或内服药进入人体后利用度较高,发挥作用、排出体外的速度也较快。而小儿湿疹缠绵难愈,病程较长,若使用西药激素类药治疗,则有反复用药的机会,易产生依赖性和副反应,导致病情进一步进展,所以提倡中药治疗小儿湿疹,标本兼治,无任何毒副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