婴儿多少度算发烧啊?
人体体温多在下午比早上略高,但一般相差不超过0.5℃,且体温受外界温度、情绪、运动等等因素影响略有波动,也属于正常。我们通常认为肛表超过37.5℃(相当腋表37℃)就算发烧。
由于新生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全,保暖、出汗、散热功能都不完善,易受外界影响,因此他们的体温通常略低于正常成人,波动也较大,易出现“过热”或“过冷”现象。
假如室温过热(穿得过多、捂得太多),新生儿可出现“过热”,表现为口周青紫、体温超过39℃(肛门测量),甚至高达40℃以上,面色苍白、多汗、不哭、不纳奶、不愿动、反应差,有时可突然发生抽搐、神昏。应该迅速将患儿转移到阴凉通风处,松开衣服,换凉水擦身,喂凉开水,必要时送到医院诊治。
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差,不能很好地调节自身的体温,再加上汗腺不发达,出汗少,热量散发不出去,所以稍不注意就可能“上火”。特别是有些父母,唯恐新生儿受凉,睡觉时盖得太多,把头部也捂得严严的,这更容易使新生儿“上火”。尤其是女婴,更容易出现发热。
治疗新生儿“上火”,最重要的是调整好环境温度(一般保持在22℃-26℃最佳),合理穿衣、盖被,多喂水(每天喂5-8次,每次50-100毫升),勤洗脸(最好用清水,少用爽身粉),洗澡(冬天也可以),多睡觉,适当增加奶量,吃母奶的同时也可以喂服适量小儿感冒药,5天左右就可痊愈。如果5天后“上火”表现仍未消失,就应请医生诊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