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妇必须每个月产检吗?
不一定非得每个月都去。 一般建议从怀孕3个月开始,孕期每年体检2次;妊娠中期(13~27+6周)和妊娠晚期(大于等于28周)各检查1次;对于年龄≥35岁、合并糖尿病或甲状腺功能的孕妇,建议每4周检查1次。 对于孕早期(0~13周+6天)有先兆流产、宫外孕风险的孕妇,需要更频繁的就诊(如每周1次),直至排除宫外孕;而对于孕中期的早产高危孕妇,也要增加产检次数(如隔天1次)。 但并不是每次产检都能查到所有项目,也不是每次检查都得憋尿(但孕晚期检查可能需要)。不同产检项目,对应的时间点也不一样。 如果错过某个时间节点,可能就要推迟到下一个月了。 所以孕产期每次按时产检还是很重要的!
不过现在各个地区的医院对孕妇产检的要求不一样,有的要求非常严格,整个孕期检查不能落下一次,哪怕只是去问个诊;有的则宽松很多,孕12周后再去做第一次检查也可以。所以具体还得参照当地医院的要求。
产检,全称产前检查,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母亲和胎儿的健康,及时发现孕妇合并症和并发症及异常孕情,积极防治合并症和并发症及异常孕情,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,降低围产儿和孕产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,所采取的必要的监护手段,常规的产前检查应从确认早孕开始,直至分娩。
产检一般要求是孕早期一次;孕21周前每4周检查一次,孕21至28周每3周检查一次,孕29至36周每2周一次,孕37周以后每周一次,高危孕妇根据医嘱增加检查次数。(产检的最低要求:孕早期一次,孕中期2-3次,孕晚期2-3次,产前一次,末次产检必须在孕37周以后。)
因为怀孕以后,孕妈妈的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和内分泌改变,大部分妈妈都能耐受,但也有部分妈妈出现孕期合并症,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、妊娠期糖尿病、贫血等;或者某些妊娠合并症在孕前没有发现,如高血压、糖尿病等。这些疾病若不能及时发现及处理,会严重影响孕妈妈及胎儿的健康。
通过产检不仅能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,评估孕妇的妊娠进程,还能及时发现孕妈妈自身的异常合并症和并发症,使孕妈妈能及时获得相应的处理,促进妊娠的顺利进行,更好地保证母婴健康。
所以各位孕妈妈,一定要按照医生要求的频次去产检,这样才能全面地监测妈妈和宝宝的健康。